一场不高明的演讲被打上“辱华”标签,别让爱国成为网络暴力的借口
如果您在美国遇到任何诉讼、投资、商业、移民、交通、知识产权等领域法律问题,欢迎联系NYIS律师事务所为您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过去的十几个小时内,美国留学圈内又燃起来了,国内的社交媒体也炸了,马里兰大学中国留学生Shuping Yang在大学毕业典礼上有关“空气”、“自由”的演讲震动了所有人,因为有人说她的这段演讲“辱华”了。
惹事的这位中国学生叫Shuping Yang,她在刚刚举行的美国马里兰大学的2017年毕业典礼上作为毕业生代表致辞。
(图片来自YouTube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
很多人在看Shuping Yang的演讲视频前,可能已经读过了那篇在朋友圈里疯狂转发过的文章,所以在看视频之前,很多人已经有了“这人不要脸跪舔美国”的思维设定,很难再平静地看完所有内容。
01
空气污染,
切入点还是要戳痛点?
“
Shuping Yang的这段演讲在行文逻辑结构、内容设置、呈现方式上都出现了很多问题,绝对算不上一个上乘的公众演讲。
Shuping Yang的演讲本来以“自由”、“民主”作为主题,想抒发作为一个外国人、一名留学生自己对这两个深入美国立国之本、深入美国社会骨髓话题的见解。但由于各种原因,这篇致辞出现了多处硬伤。
以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感受作为致辞的切入点是演讲时常用的技巧,Shuping Yang的切入点是美国的新鲜空气。接着她花费了至少两分钟的时间赘述自己惊讶于美国的空气多么的美好,同时字字戳中了我们中国听众心里的痛点——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
的确,空气污染是我们的痛点,很多国人在长时间切身经历着这一切,而身在海外的留学生们也经常被外国人“关心问询”。
Shuping Yang演讲的呈现方式让她陷入了“不仁不义”的境地。当她充满了感情、像朗诵抒情文一样描述中国空气多么恶劣、美国空气如何甜美时,绝大多数中国人看到都产生了不舒服的感觉,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她是在一味地逢迎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主流批判思想、呈现一种“跪舔”的姿态。
空气污染在她Shuping Yang的演讲里不是一个自嘲的梗、不是一个切入点,她是认真地在抒发“自己不喜欢被污染的空气”这个情绪,而这个话题的立意真的也就仅仅止步于此了。
02
浅显、牵强的演讲立意
“
这段演讲没有像我们预想的方向进行:她没有作为中国人去维护自己的祖国,也没有去思辨地去探讨这个问题的由来,更没有提供什么有效的解决之道,而是仅仅非常浅显地把演讲的立意停留在了个人对空气污染问题的感受上。
并且,她接下来有些牵强地把空气与自由联系到了一起。
Shuping Yang在后面的演讲中感谢母校让她感受到了什么是民主、什么是言论自由,母校教会了她什么叫批判性思维,但她的演讲内容却没能体现出马里兰大学传授给她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虽然现在科技手段、资讯形式都如此发达,这篇演讲显然未能“与时俱进”,致辞人对自己祖国的认识也和那些不了解中国这些年发展进步的外国人一样,中国的国家形象还停留在固步自封、言论闭塞的古早阶段。
于是她仅仅是简单地批评了一下,但批评不等同于批判性思维。
小纽也怕自己受太多情绪影响,找了几个美国当地人看看视频发表一下评论,大家表示这段演讲实在是没讲出来什么新鲜的内容,除了讲空气那段印象特别深刻,其他内容都是老生常谈。
03
留学生们的身份认知挣扎
“
小小年纪尚未成年之前就离开家庭前往异国求学,有关这种做法的弊端已经被讨论过无数轮了,但Shuping Yang这篇演讲的病根儿可能也就在此。
刚刚高中毕业,完成了国内中学的繁重学业,怀揣着自己尚未成熟、懵懂的、还在不断酝酿的所谓三观,这些年纪轻轻的20岁以下的少年们将在美国面临有关成长、自我认知的巨大挑战。
因为缺少社会阅历、因为三观尚未成熟、因为文化冲击,一时间各种变化让一些年轻人容易走上极端,比如经历过一番挣扎之后全盘地接受美式价值观。
不是说美式价值观就不好,但如何理清自己中国人身份与完美融入美国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需要经历长时间、大量思考的重大人生课题。美国的少数族裔从未停止过对自己身份认知的探寻,如何能让自己具有真正的归属感,这是美国少数族裔、包括在美华人一直在探索的终极问题。
显然致辞人自己也正经历着寻找自己身份认知的过程,可能因为她还没能找到那个平衡点,所以她的言论才听上如此别扭。
04
媒体炒作雪上加霜
“
Shuping Yang的演讲虽然立意不高,但善于捕捉“话题点”的所谓媒体们却把这段演讲的问题上升到了“辱国”的立意高度。
Shuping Yang的身家背景、社交媒体号、家庭成员、过往学历已经全部都被扒了个体无完肤,但这些人肉行为对这个事件中暴露出来的中国的空气污染、留学生身份认知等问题的探讨有什么意义呢?
这段演讲的传播轨迹、后续影响力就像是每一次社交媒体上爆发的热搜事件一样:先是有人找到整个事件中的一个有话题性的问题点,把这个问题和一个可以触碰到国家、国民的痛点挂钩,再给它扣上一个可以激发大多数人愤怒情绪的帽子,上纲上线地不断进行渲染、扩大和“升华”,又一个话题事件被这样策划炒作成功了!
至此,因为一个“辱华”的帽子扣下去,这回大家再也不是吃瓜群众了,Shuping Yang的言论已经抹黑了一个国家的形象、整个留学生的形象,她就是众矢之的!键盘侠们指责留学生们“崇洋媚外”,留学生们表示“这锅我们不背,Shuping Yang一人之词没法代表我们留学生”。
05
结语
“
如何对待诸如空气污染之类的国家级别问题?国家政府可以拿出一套准则去改善、甚至根治问题,但作为个人我们并没有什么“行为准则”、“言词规范”可以去遵循。
我们觉得每一个留学生都应该是祖国的大使,应该无时无刻地无维护自己的祖国,但在要求别人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具有思辨的能力。
在这个追热点、抢流量的时代,当我们听到让我们不舒服的言论时,请先被急着谩骂人肉、贴标签、戴帽子。
Shuping Yang的演讲的确有很多不恰当的地方,言论中也有许多不属实的夸张成分,我们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批判,但当有人给她贴上”辱华”、”崇洋媚外”的标签时,我们是否还愿意尽量少带偏见地听完整段演讲,而不是跟着断章取义的文章只看到“在美国吸到的空气都是甜的”这几个字呢?
我们都热爱自己的祖国,但别每次都中了那些“制造热点、创造流量”大号文章们的招儿,让他们别有用心地一次次消费我们的爱国情绪,也别打着爱国的幌子让自己也成为网络暴力的帮凶!
当事人已经出来道歉了,相信Shuping Yang这一课上得非常深刻,批判她的劲儿也可以消消了。但以后我们可能还会看到、听到很多类似的事情,那个时候我们是否可以或者敢于发出自己不同的见解、不再轻易地被别人左右影响呢?
(截图来自于微博,版权属于原作者)
最后,给愿意再平心静气看一次Shuping Yang全文演讲的朋友提供一点资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505azwq1j&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以下为Shuping Yang的全文致辞的中文翻译:
各位老师、同学、家长、朋友们,下午好!
我非常荣幸、感激地站在2017年马里兰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致辞。
人们总是问我:你为什么来马里兰大学读书?
我一直这么回答:新鲜的空气。
五年前,当我走下从中国飞来机、走出达拉斯机场的航站楼时,
我准备在随身携带的五个口罩里选一个戴上,
但当我第一次呼吸到美国的空气时,
我摘下了口罩,
这儿的空气太新鲜、太甜美、近乎奢侈,
我被这一切震惊。
我在中国的一座城市长大,
在那里,每当我出门时都不得不戴上口罩。
否则,我有可能会生病。
然而,当我在(达拉斯)机场外面呼吸的时候,
我感受到了自由。
再也不会有雾气粘在我的眼镜上了,
再也不会呼吸困难了,
再也不会感到压抑,
每一次呼吸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当我今天站在这里,
我情不自禁的回想起那份自由的感受。
在马里兰大学,
我感觉我呼吸到了另一种新鲜的空气,
这让我永远心存感激,
这种新鲜空气就是言论自由。
在我来到美国之前,
我在历史课上学到了《独立宣言》。
但是这些词汇:“人生”,“自由”,“对幸福的追求”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我只是单纯的背下了这些词汇来取得高分。
这些词汇对我来说太奇怪、太抽象而且太陌生,
直到我来到了马里兰大学。
我明白了自由表达自我这一权力在美国是神圣的。
在马里兰的每一天,
我无时无刻不被鼓舞着在有争议的话题上去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能够对指导员的观点提出异议,
我甚至能够在网上评价我的教授们。
但是对那些我所经历的文化冲击我却毫无准备。
当我看到大学自己出品的戏剧 –– 《黄昏:洛杉矶》。
这部戏剧是安娜·迪佛·史密斯所著的,
故事是关于1992年的洛杉矶骚乱。
这场骚乱的起因是对4名洛杉矶警官的无罪释放,
他们因为殴打罗德尼·金,并且因为一段录像被捕。
整整6天,整个城市都处于混乱之中,
因为市民们纷纷走上街道。
在黎明这部戏剧中,
学生演员们公开谈论着种族主义、性别歧视以及政治话题。
我非常震惊,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话题可以被公开讨论。
这部剧是我第一次看到关于政治故事的戏,
它让观众能够批判性地去思考问题。
我总是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去讲述这些故事,
但我坚信只有权威的叙述和权威机构可以定义真相。
然而,沉浸在马里兰大学的多元化环境中,
让我能够接触到多种多样的关于真理的不同观点。
我很快意识到,在这里,我有机会畅所欲言。
我的声音很重要,你的声音很重要,我们的声音都很重要。
公民参与并不只是政治家的任务。
当我看到我的同学在华盛顿游行时,
我亲眼目睹了这一幕的真谛。
为总统选举投票,
为了支持各种各样的事情而筹资。
我看到了每个人都有参与和支持变革的权利。
我曾经认为一个人的参与和努力是不能有所作为的。
但如今我们在这里,马里兰大学人在一起。
携起手来,我们就能让社会更加开放与和平。
2017级的学生们,
我们毕业于一所给予并培养我们批判性思维教育的大学,
同时我们的学校注重人文关怀和感受。
我们具备各种各样的学科知识,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去面对来自社会的挑战。
我们中有些人可能会去研究生院,
有些人可能会踏入职业生涯,
还有一些人可能会开启探索之旅。
但无论我们将要做什么,
请记住,
民主和言论自由不应该被视为理所应当。
民主和自由就是那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新鲜空气。
自由就是氧气,
自由就是激情,
自由就是爱。
正如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说过:
“自由是一种选择,
我们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在今天和明天做出的选择。”
我们都是书写着我们生命下一章的剧作家。
我们一起写下人类的历史。
我的朋友们,享受新鲜空气吧,并且永远不要放开。
谢谢!
终结家暴渣男计策大公开,你要有劲没地儿使为啥不和格斗狂人徐晓冬约场架呢?
突发:纽约时报广场发生重大交通事故,1人确定死亡、至少20人受伤
剧荒期收视指南:一部你绝对不能错过的、跳脱影视剧编写套路的、且每日更新的年度大戏
纽约华裔学生致死案主谋认罪,谁来拯救凌虐案频发的高校亚裔兄弟会?
在美国上大学原来并不是读书那么简单!揭露大学兄弟会极尽整人的“变态”黑幕
NYIS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NYIS保留版权及法律追诉权利。如需全文或部分内容转载,请前往:https://goo.gl/ga2ypl 签署《微信公众平台转载协议》。NYIS所有原创文章所发表的观点只属于信息共享,并不构成任何法律意见。
©Copyright NYIS 2017